新闻聚焦

我院《思政课口述史实践教学》课程学期汇报暨首届成果交流赛顺利举行

        2022年7月1日上午,由开运体育平台(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教务处主办,公共管理系承办的中北学院《思政课口述史实践教学》课程学期汇报暨首届成果交流赛决赛在线上顺利举行。参加会议的专家评委有: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王跃教授,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会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李继锋教授,中北学院副院长钟文辉教授、教务处处长朱安友和公共管理系主任韦宝平教授。会议由学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葛莹莹副教授主持。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践课程的实施汇报,第二阶段是首届口述史成果交流赛。首先由口述史实践课程负责人吴凡老师汇报本学期课程实践的情况。吴老师从课程建设思路、具体实施到经验总结三个方面展开。课程从筹备到顺利展开离不开学院、省口述历史研究会和系科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数百位受访者的真情与热忱,离不开学生们不断克服困难的毅力,离不开教师团队齐心协力的团结。之后葛莹莹老师讲明了实践课开设的背景和目的,并汇报了课程的下一步计划和目标,介绍了本次比赛的流程和评定机制。

       接下来第二阶段由各个项目组学生汇报首届思政课口述史实践教学成果交流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

       通过初赛的角逐与筛选,本次共有10个小组进入到决赛阶段,既有抗战老兵、维和士兵、乡村振兴等四史主题,也有非遗传承人、法治行业人等与地方文化和专业发展等相关主题。由于本学期疫情防控要求的变化,同学们在口述史实践课程中常常遇到新的难题,但大家迎难而上,在尝试多种办法无法完成最初选题的情况下,才会调整选题、更换对象。在疫情封校情况下,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通过与受访者的线上访谈,让口述史活起来,为口述史赋予了新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口述史学生们深化了对先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对身边“普通但不平凡”的人物的口述访谈,理解改革开放给人民的社会生活带来的改变,理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针下国家的变化,理解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相结合的重要性。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上学习工匠精神、终身学习和改革创新精神,从军人身上学习百折不挠、保家卫国和视死如归的奉献精神。这都是这门课除了口述史这项技能以外,学生们可以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

       接下来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从思政性、学术性、技巧性、规范性等多个方面对各个项目小组进行了点评。他们对于本次交流赛的成功举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对于今后的口述史工作也表达了一些设想与期望。

       首先李继锋教授通过十组参赛选手的汇报,对我院思政课口述史课程的开展成效表示极大的肯定,称赞教师团队的付出。是思政教育创新和口述历史大众化的开拓之举。对学生在采访中运用口述史方法,培养团队精神,树立正确职业观、追求真善美感到欣喜。王跃教授对我院师生的课程创新多加赞赏,认为各小组的汇报主题突出,兼具思政性和学术性,在选题角度和主旨把握上还可以深入挖掘。朱安友认为这门课不光训练学生在选题上的甄别能力,更重要是学生们在寻找案例过程中还挖掘出人文情怀、工匠精神、报国担当等感悟。韦宝平教授提出,通过此次交流赛看到了继续发展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期望大家扎实推进,为思政课教育做出共同努力与贡献。

       最后钟文辉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我院公管系口述史课程实行至今获得的成效,赞扬老师和同学们在课程中付出的努力,同时也表态,学院层面将对本课程进行大力支持,能够在今后继续扩大开展口述史工作。最后他对课程的实施又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点:在之后的口述史课程开展中能做到学术性、可突破性,第二点:希望口述史教学团队能策划进一步的课程改革和推进,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第三点:希望口述史成果能够在杂志上发表,提升更高的社会认可度。第四点:形成更全面的、更专业的教师团队,让学生都能从中拥有获得感,期待我系未来做出成绩、做出特色。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行,既是《思政课口述史实践课》的阶段性总结,91.14%的课程满意度也为课程的下一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以竞赛为抓手,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突出学生的课程成果,凝练优秀案例,为成果拓展更多展示的平台,提升课程的影响力。本次比赛的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


  • 更新时间

    2022年07月01日

  • 阅读量

  • 供稿

    吴凡、岳佳奇

电话:(0511)88150013

传真:(0511)88150072

Copyright © 2018 开运体育平台(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44677号